司富春,教授海证资本,河南新郑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委、致公党中央医药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常委、致公党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重点实验室和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方证研究、甲状腺病中医方证研究、《伤寒杂病论》治疗难治性疾病方证研究。
本文为《中国审判》杂志原创稿件
文| 本刊记者 沈洋
“中医经典名方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关键。年轻人一定要深入挖掘这一‘宝矿’,学会用现代科技解读,为中医药创新发展增添活力。”不久前,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实验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常委、致公党河南省委会主委、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司富春在带领几名学生做完实验后,语重心长地说。
从事中医药研究40余年的司富春,在教育、科研、医疗等多岗位见证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不断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建设“鼓与呼”。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价值和作用,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助力。”司富春表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应充分发挥中医专业特长,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1
加快推进社区中医药发展
社区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基层单位,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中医‘治未病’思想、健康理念、健康行为方式、特色诊疗技术等特别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和科普宣传的作用。”司富春说。
司富春认为,目前,社区中医药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地市社区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在社区宣传推广不足,对社区中医药预防服务、常见病慢性病防治、康复服务等的诊疗方案、方法、关键适宜技术、健康产品等研究不足等。
为此,司富春提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二是要加快建立社区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三是要加强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积极探索社区中医药服务新模式。
“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是多元的海证资本,包括中医预防各种慢性病、中医治愈各种疾病、中医养生、中医保健、老年人及失能人群的中医康复服务等。”司富春说。
作为一名中医专家,司富春在长期诊病过程中,深知乡村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多年来,他经常深入农村、社区甚至病人家里义务诊治疾病,还经常到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为基层医生培训诊疗技术、检查检验技术、针灸推拿等,每次都有上百人听课。
2023年10月至2025年2月,司富春8次组织带领120余位河南中医专家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等地开展医疗卫生帮扶和义诊活动,累计诊治患者3.22万人次,诊治病种700余种,为基层群众送去优质的医疗专家服务。
02
AI赋能中医药创新发展
2018年,司富春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他又连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必须深入广泛开展实践和调研,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了解情况,才能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司富春表示。
据了解,2018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司富春的履职笔记密密麻麻地记了几十本。在他提交的240余件建议中,《关于加强中药材综合利用的建议》等多个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回应、采纳,并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
“只有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才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更好地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办好民生实事。”司富春说。
随着AI、大数据赋能中医药行业,传统中医药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AI技术在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上的应用,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司富春也十分关注AI技术与中医药的融合创新。“在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以通过AI技术对海量临床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构建疾病诊断模型和治疗方案优化模型,进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司富春说。
在司富春看来,尽管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中医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有效数据资源不足、标准化缺失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要以科技为杠杆,推动中药走向世界;以人才为支撑,培养更多‘懂中医、擅科技、通国际’的复合型人才;以守正创新破局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司富春说。
03
依法打击医保骗保犯罪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法院开展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专项行动,发布典型案例,并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24年3月发布《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筑牢了司法“护城河”。
“《意见》明确了医保骗保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统一了法律适用,为依法惩治医保骗保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政策依据。”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特约监督员,司富春对近年来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表示充分肯定。
为确保有效打击医保骗保犯罪,必须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对此,司富春建议,深化“司法﹢行政”协作机制。“例如,建立常态化联席会商平台,法院、检察院、公安、医保局、卫健委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定期通报案件线索、研判犯罪趋势、制订联合行动方案,打破部门壁垒。针对案件暴露的监管漏洞,法院可以向医保部门制发司法建议,推动完善相关制度。”
此外,司富春还建议,各级法院在依法打击医保骗保犯罪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警示教育,推动社会共治。例如,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释法宣传等揭露骗保方式与方法,进一步增强群众防范意识。
本期封面及目录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中国审判》杂志2025年第9期
中国审判新闻半月刊·总第367期
来源:中国审判微信公众号
编辑:陶羽黛
华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